12月27日,北京市本年度第三批次商品住宅用地最后1宗順利成交,為房山區拱辰街道0017、0019地塊,土地面積約4.6公頃,規劃建筑規模約11.4萬平方米,經過24輪現場價格競拍,最終該宗地由中建智地置業有限公司以18.63億元競得,商品住宅樓面地價16375元/平方米,溢價率15%。根據掛牌文件規定,宗地中須配建11400平方米的保障性租賃住房,由競得人完成建設,并由北京市燕房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回購并持有,回購價格8000元/平方米。
至此北京市本年度商品住宅供地工作平穩收官,全年共成交63宗地,總用地面積約333公頃,規劃建筑規模約683萬平方米,完成年度供應計劃300公頃的111%。成交商品住宅用地面積、規劃建筑規模較去年全年增加一成以上。
堅持“房地聯動、一地一策”會商機制,合理設置土地上限價格,穩地價效果明顯,供地工作平穩有序。在本年度商品住宅批次供地中,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聯合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區政府等相關單位,通過建立“房地聯動、一地一策”會商機制,在土地出讓環節綜合施策,結合項目所在區域位置、周邊房地產市場情況、土地成本等因素合理選擇適宜調控工具,合理設置地價上限,推動商品住宅用地供應由“價高者得”的單一目標向完善市場、促進土地利用、保障民生等多目標管理轉變,加強房地產市場精準調控。同時創新了競政府持有商品住宅產權份額、競現房銷售面積等競爭方式,并首次采取搖號方式確定競得人。對于競政府持有商品住宅產權份額方式,既切實降低購房人實際支付購房款,又實現了政府持有產權份額,同時還為企業預留合理利潤空間,實現個人、企業、政府“三贏”。
從本年度批次供地情況來看,精準調控效果明顯,競買人普遍認可宗地競買條件,三批次共57宗地順利成交,整體溢價率約5%,切實實現了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
今年供地創新了現房銷售面積方式,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真實房源提升購房人安全感,避免資金風險,維護社會穩定。本年度為避免同一區域內商品房項目集中扎堆入市,試點競現房銷售面積方式。對于此類項目,在入市階段,已充分考慮房企開發成本,預留合理利潤空間,保證未來企業可打造一定品質的住宅。未來此類購房人可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真實房源提升安全感,減少購房糾紛,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此外,此類住房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購房者資金壓力,避免了因項目爛尾帶來的資金風險,維護社會穩定。
來源:北京青年報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