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聯行最新《2022年二季度資本追蹤》報告顯示,由于加息周期收緊及近期高通脹影響,2022年上半年,中國、日本、澳大利亞等亞太區內主要市場的商業地產投資交易活動有所放緩,投資額同比下降17%,共錄得709億美元。中國投資市場由于受到疫情反復的影響,成交額下降39%,為141億美元。
仲量聯行亞太區投資及資本市場首席執行官Stuart Crow表示,今年上半年,投資者調整資本部署策略來適應激進的加息周期,因此與去年同期高基數的成交額相比小幅下跌。好消息是目前投資者的資金充足,且對地產的投資意愿保持強勁。下半年,由于宏觀經濟的阻力和通脹壓力,商業地產可能出現更大的溢價空間,建議投資者主動積極把握投資機會。
2022年上半年,辦公樓仍是亞太區成交量最高的資產類型,共錄得306億美元的交易額,同比小幅下降 8%。工業和物流地產較去年創紀錄的交易額下降37%,為146億美元。零售地產交易額達140億美元,同比下降31%。數據中心及長租公寓等另類地產投資錄得14億美元,同比下降12%。
盡管上半年全球投資活動相對減少,但亞太區融資卻十分活躍。全球及亞太機構投資者對物流地產、長租公寓、數據中心等資產類型以及印度、東南亞等市場都投入了發展型基金,體現出長期看好的態度。
此外,可持續發展框架在投資活動中成為重要考量因素,通常能影響收購決策。仲量聯行預計,隨著后疫情時代租戶越來越青睞高品質辦公空間,未來將有更多的投資者采用增值型投資策略,投入資金將舊樓翻新改造成環保建筑。
中國市場方面,由于疫情的反復,2022年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2.5%,房地產行業所面臨的困難尤為顯著。這期間中國商業地產投資成交額為141億美元,同比下降39%。機構投資者們頗為謹慎,而國內買家在核心辦公樓資產的收購活動中表現積極。值得注意的交易包括遠洋地產將北京麗澤辦公樓出售予中國平安,以及華潤將上海蘇河灣中心出售予內蒙古鄂爾多斯集團。
預計在下半年,另類資產將成為重要的投資方向,“新經濟”類資產的投資趨勢將得以延續。隨著租賃需求的恢復,物流資產業績已經企穩,并將繼續受到投資者的追捧。長租公寓市場在二季度末開始穩步向好,投資人普遍看好其韌性并積極追求這一資產類別的機會。
仲量聯行中國區投資及資本市場負責人龐樹東表示,盡管宏觀經濟面臨壓力,但逆市進入的投資者能夠從資產價格預期的下降中獲利。在另類資產上具有強大資管能力的投資者,可通過提升項目的現金流表現來克服目前的不利因素。
此外,生命科學成為中國重要的戰略板塊,隨著產業鏈逐步完善,行業的崛起與蓬勃發展也將進一步帶動上下游的物業擴張需求,研發端相關存量項目稀缺,投資者應積極尋求機會盡早布局。
來源:仲量聯行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