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住建部為城市更新過度開發劃定了底線后,其實大拆大建時代就走向了終結,高質量有機更新會是發展的新方向。什么是高質量有機更新呢?就是要為城市重新注入活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高質量有機更新最大的特征是結合產業打造融合發展區。以產業煥新,促進人居、文化、商業等多要素全面提升。
我們根據區域特色與資源,整理出來產業煥新的四大路線圖:
歷史街區類
文化創意+商住平衡
對于老城中心、具有歷史文化資源的更新項目,可通過環境的提升,導入休閑與文化業態,吸引文旅客群,打造具有城市煙火氣的文化活力區。
廣州舊南海縣社區
廣州的舊南海縣社區,結合區內大公報舊址等歷史文化資源,統一整飾街區的外觀與色調,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的同時,營造出別具情調的嶺南街區。
環境與形象的更新,為街區帶來大量人氣及新商戶,一躍成為當地的網紅街區,商鋪租金也隨之提升約40%。
廣州文德東片區
同樣在參與廣州紅色文化傳承示范區研究時,戴德梁行也建議文德樓東片區以歷史底蘊深厚的文德樓為核心,活化紅色資源,延伸發展周邊街區,導入輕餐、文創等文旅業態,將片區打造為具有民國風韻的文旅休閑街區。
零售商業類
櫥窗經濟+后街經濟
對于處在城市較成熟商圈周邊的更新項目,可結合主路,延續周邊支路及后街的商業界面,并賦予特色主題與商業業態,打造獨特的商業活力區。
京東表參道片區
表參道結合周邊貓街與竹下通街等后街后巷,以“櫥窗經濟”與“后街經濟”為發展理念,打造日本的潮流勝地。主路:沿主路分布160多家店鋪,主要為一線品牌的旗艦店。
支路:貓街匯聚原創設計和時尚潮牌,發展年輕潮流業態,對表參道形成補充。
后街:竹下通街則是學生潮流聚集地,以明星周邊、跳蚤商店、街頭潮店與小吃為主。
廣州建設六馬路
戴德梁行在參與廣州市管八條路更新策劃時,對建設六馬路節點提升也提出了串聯環市東、建六與周邊街巷,發展“主路+支路+后街”的精品商業街區,引入國際潮牌等網紅潮店,打造廣州最“六”的潮圣之地。
產業辦公類
形象樹立+功能優化
對于工業屬性較強的更新項目,可通過外部環境優化,營造項目特色與產業氛圍;增加產業服務與商業配套,吸引企業進駐,帶動人氣提升,打造創意滿滿的產業活力區。
廣州-唯品同創匯
廣州海珠的唯品同創匯,通過增加外觀的藝術裝飾,體現產業特質,提升園區活力;并針對時尚產業的需求,打造秀場大街與社交中庭,將曾經的村級工業園變身為時尚產業園區。
目前園區已引入了唯品會、奕色等時尚、電商類龍頭及上下游企業共260家,出租率超98%;平均租金高于周邊產業園約1/3,實現了物業增值,使政村企多方共贏。
廣州-白鵝潭聚龍灣片區
聚龍灣是灣區最大的國有廠地連片更新項目,也是千億級的產業基地。戴德梁行在策劃時建議對已有廠房物業進行提升利用,賦予新的功能,以吸引創新企業的進駐,展現區域新活力。項目創新的發展理念與獨特的文化資源,也吸引了太古地產來此共同發展。
公共空間類
主題活動+活力業態
對于缺少物業載體但具有較大場地的更新項目,則可通過環境改造,優化公共活動空間;組織主題活動,引入文化、商業類輕業態,打造永不落幕的城市活力區。
紐約布萊恩特公園
紐約市中心的布萊恩特公園,就是通過環境改造與組織運營,定期舉辦音樂會等文化藝術活動,升級為充滿活力的城市空間。目前,公園每天可接納10場演出,政府不再需要撥款,場租、餐飲、活動等收入已足夠維持日常支出。公園的提升也使周邊土地與寫字樓價值大幅提升,帶動了地方的經濟發展。
廣州-濱江西片區
廣州濱江西洲頭咀公園也有著優越的景觀資源,戴德梁行在對該片區的改造策劃中,提出以公園為載體,通過設置貫穿四季的品牌城市活動,吸引年輕客群與國內外游客的思路,激發片區活力,打造廣州文旅新名片。
目前洲頭咀公園已完成第一階段改造,面積擴大了3倍,構建了“五道三帶”的空間范式,增加了投影及AR等5G智慧服務設施,變身為廣州新的濱水網紅打卡點。
告別大拆大建后的城市更新,將進入新的階段,活力提升將是新的發展要求。因此,未來的城市更新,終將以產業為芯,結合文商旅居多要素融合發展,煥發城市新活力、新機遇,實現城市的高質量有機發展。
來源:戴德梁行
編輯:jin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