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間,在富順縣城規劃區內購買新建商品房的居民,給予一次性200元/平方米的財政補貼,補貼面積以《不動產權證書》出具的面積為準”。新年伊始,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住建局發布了《富順縣購買商品住房財政補貼實施細則》,給購房者送出購房補貼福利的同時,也打響了2020年房地產調控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的第一槍。
資料圖 CNSPHOTO供圖
政策調控“松緊結合”
就在富順縣發布購房相關補貼政策之后,河北省唐山市也升級了房地產調控政策,不過與富順縣鼓勵購房的態度相反,唐山市的做法是加碼限售。
1月4日,據唐山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官方微信披露,近日,唐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就加強市中心區(路南區、路北區、高新區)商品房銷售管理有關事項發出通知,對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商品房行為、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代理銷售商品房行為等進行了規范。通知明確提出,購房人購買新建商品住房,自網簽之日起4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次富順縣發購房補貼,政策出發點是為了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的內容。在當前房屋交易市場略顯疲態的情況下,富順縣的政策代表了一些庫存重新高企、交易行情蕭條的城市心態。
而據了解,唐山市此次出臺的樓市管控政策,則與當前房價過快上漲等因素有關。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70城房價數據,2019年11月,唐山新房和二手房價環比漲幅分別為1.9%和1.8%,均居全國第一;二手房價同比漲幅高達14.7%,也居全國第一。
上述兩個城市對房地產的調控政策,正符合諸葛找房發布的《2019年房地產市場年報》的描述:政策調控主要在兩個方面發力,一方面以中央提出的“房住不炒”為定位,“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為主要調控方式;另一方面政策調控“松緊結合”,既要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又要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因城施策”落地顯著
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全國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年。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全國合計房地產調控次數高達620次,刷新歷史紀錄。2019年第四季度成為全年房地產調控最密集區間,合計調控高達205次。
同時,去年也是房地產調控“因城施策”落地最顯著的一年,全國多個城市為了實現“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目標,出臺了力度不同、方向不同的調控政策。
一方面,部分地區通過增加購房補貼、調整稅費政策、要求公積金降低首付等措施刺激剛性需求入市。如山東濰坊對個人購買90平方米以下首套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給予實繳契稅額100%補貼;對個人購買90平方米以上、144平方米以下首套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及購買300平方米以下商業或辦公用房用于創業的,給予實繳契稅額50%補貼。安徽宿州從2019年10月17日至2019年11月20日,對個人購買新建商品住房或二手房繳納契稅的,市財政按所繳納契稅額的100%給予住房補貼。
另一方面,房價過快上漲城市則通過調整土地供應節奏,限購、限貸、限價政策等方式加碼調控力度。如2019年5-7月,蘇州迎來三次調控新政,成為限購、限價、限貸、限售的“四限”城市,短期內投機型購房需求受到有效抑制。2019年12月18日,深圳提出五項措施嚴厲打擊哄抬房價等違規行為,表示將對部分集體惡意炒作房價的小區暫停辦理二手房網簽手續。而此前,深圳二手房價環比漲幅已經連續三個月位居全國前五,2019年11月的漲幅更是躍居全國第三。
樓市政策疊加人才新政
在大部分城市落實房地產調控“因城施策”的過程中,一個顯著的共性是將人才政策與住房政策相關聯,這些城市或直接放寬人才落戶和購房限制,或間接通過給予購房及租房補貼來吸引人才流入。
據統計,2019年,全國超過170個城市發布了各類人才政策。例如,上海、天津、江蘇蘇州等城市“因區施策”公布人才落戶及優先購房政策;南京、海南三亞、寧波等城市人才落戶標準降低了社保年限;廣東佛山、湖北宜昌等城市進一步取消社保年限限制;杭州、安徽蕪湖等城市則通過人才安家補貼吸引人才流入落戶。另外,2019年12月25日,浙江溫州市發布了覆蓋面最廣的人才住房新政,符合條件的優秀本科生買房打七折,租房打三折,人才住房政策力度空前。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城市的政策調控范圍已從人才政策逐漸擴展到特定區域放開限購政策,如上海臨港新片區、南京六合區和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天津寶坻中關村科技城,分別對符合條件的購房者降低限購門檻。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年房地產市場年報》預測,未來“因城施策”政策涉及的內容會更加豐富,政策范圍也會更加聚焦。
來 源:中國商報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