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11日舉行的成都首屆超級計算創新應用天府論壇上,成都超級計算中心正式亮相。根據當日簽署的合作框架協議,多方將從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領域開展深度融合,一系列衍生的應用將走進成都市民的日常生活。
這只是成都今年諸多新基建項目起步的一個縮影。有專家稱,“新基建”將點亮中國經濟的未來。對城市而言,“新基建”不僅將成為新一輪發展的 “催化劑”,更是軟實力、競爭力的核心所在。角逐新基建,已經成為中國新一輪城市更新的風口。成都將如何作為
布局未來
成都提出建設“四張網”
城市空間作為新基建的核心載體,為新基建創造了更廣闊的需求。政府、企業都在摩拳擦掌,希望站上新基建的風口,開啟新一輪城市更新。今年以來,多個城市都明確提出將新基建作為城市發展的新機遇。
今年,成都市發改委同市級相關部門通過深入學習,系統梳理國內外發展現狀,吸收借鑒上海、深圳等城市經驗,聚焦國家戰略部署、城市發展需求、重大項目支撐,針對成都新基建的未來布局,已經研究形成專題調研報告。該報告中明確,綜合城市發展情況,我市將發力目標鎖定在基礎信息網、樞紐交通網、智慧能源網、科創產業網“四張網”上。
落實到具體的操作層面,成都將加快構建以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等為核心的基礎信息網;以城際高速鐵路、城際軌道交通、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等為核心的樞紐交通網;以特高壓、新能源充電樁、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為核心的智慧能源網;以創新基礎設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等為核心的科創產業網。
機遇來襲
多個領域緊抓新風口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新基建,讓像積微物聯在內的多個領域嗅到了新風口的機遇。在數字經濟領域,我市將持續推動軟件服務、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信息安全、數字娛樂等高技術領域形成較強的競爭優勢。
在人工智能行業,還將重點打造“3+4”應用示范場景,即智能空管、普惠金融和智慧醫療三大特色場景,建設智能制造、軌道交通、智慧農業、環境監測等四大重點場景。
看好新基建機遇的遠不止此,企業也摩拳擦掌。
在成都東部新城9大片區開發中,政企聯手謀局新基建的影子隨處可見。空港新城片區將推進航空智能智造園,簡州新城布局智能傳感、車載終端、大數據中心等汽車電子信息產業等。
成都高新區公布的首批新基建項目中,國有平臺公司建設類項目9個、政企合作投資類項目10個、社會投資類項目10個,占比超過85%。
成都路橋提出以科技和新基建為導向,開啟資本運作和實體經營雙引擎,打造成一體化、綜合性的產業投資建設運營商。
聚力成勢
將出爐一批新基建項目
成都新基建的具體動作從今年伊始便開始了。今年1月公布的2020年成都加快實施的1000個重點項目,我市以城市軌道交通、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項目“打頭陣”。
3月9日,科技部公布的支持成都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更是為以人工智能見長的成都新基建發展添了一把火。根據方案,成都試驗區建設將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成都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新路徑新機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
此外,近日又傳來喜訊,基于前期調研報告,我市制定的新基建三年行動方案將于近日出臺,屆時將明確推進實施一批重大項目。
此外,記者了解到,上述行動方案還將明確成都推進新基建的基本原則、行動目標。“為了高效完成既定目標任務,行動方案還明確了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規劃引領、加大政策支持、創新項目建設、加強督查考核等方面的保障措施,且每一方面均有實質內容和項目支撐。”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透露。
來 源:和訊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