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舉行2021年第一批兩千億投資新開工項目集中。據悉,大鵬新區共有23個項目參加了本次活動,總投資84.46億元。2021年,大鵬新區年度安排重大項目105個,年度計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0億元。筆者走訪大鵬新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獲悉,2021年,新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系統將推動城市更新、土地整備、統建安置三駕馬車齊頭并進,以生態環境開發為導向的EOD開發模式,推動城市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為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空間保障。
打造葵涌中心區、南澳墟鎮等城市精品
鉚足“牛勁兒”,“犇”赴新征程。2021年,大鵬新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將搶抓“雙區驅動”和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乘勢而上,推動城市更新、土地整備、統建安置三駕馬車馬不停蹄、齊頭并進,近期通過土地整備大方案、大兵團作戰,大力推動地鐵8號線(三期)、城際線大鵬段、南澳碼頭、新大主題樂園、海洋大學、海洋博物館、金槍魚交易中心等重點項目落地。
對于中遠期通過大規劃、大片區統籌推進城市更新,新區將打造葵涌中心區、南澳墟鎮、大鵬所城、土洋紅色小鎮等城市精品。
規劃先行,強化片區統籌是大鵬新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系統的工作理念,以此全面推動城市更新提質增效。
據新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將繼續強化規劃引領、政府統籌,滾動實施“三個一批”,即加快計劃立項一批、專規通過一批、用地出讓一批,全面推動城市更新提質增效。一是做“大”更新單元規模,提升整體效益。以計劃申報統籌為重要抓手,調整城市更新計劃增量質量,積極引導城市更新單元規模不少于10萬平方米的項目優先列入城市更新計劃,推動更新改造從小地塊、單一功能向大片區、多功能轉變。
完善教育、醫療等公共配套設施
高樓一棟棟興起,地鐵加速建設中,高速路網逐漸完善…… 近年來,大鵬新區通過搶抓多重歷史機遇,城區已然發生巨變,城區展現的輻射帶動力不斷增強。
系列巨變,離不開城市更新及土地整備工作快速高效的工作推進機制,促進提速增效。從專規審批、拆遷談判、用地出讓等各環節倒排工期,全面推動33個城市更新項目加快實施,力爭全年實現6個項目立項,8個項目通過專項規劃審批,供應用地15公頃。
而做“精”城市更新項目,打造城市名片是新區城市土地整備在2021年乃至未來一段時間來的重要工作。新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新區將對標一流,在更高起點上對重點片區、重點項目的規劃和建設進行統籌把握,高標準做好規劃設計,力爭在重點片區、重點項目上取得突破,特別是高標準推動葵涌三溪、大鵬所城、南澳墟鎮、土洋紅色小鎮四大典范項目。
城區“硬件”更新,使得面貌煥然一新。新區的“軟件”——公共配套規劃的工作也在迎頭趕上。
目前,新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結合片區統籌研究,利用城市更新落實和擴大教育、醫療、多館一城等獨立占地的公共配套設施規模,優化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公共配套設施規模,合理配置大型商場、購物中心,打造高標準城市客廳,切實提升城區品質。
推進土地整備盤活空間,助力交通、旅游、產業等發展
土地空間是城區發展的重要資源,對于深圳而言,更是如此。2021年,大鵬新區將加力提速土地整備工作,推進土地整備盤活空間。
首先是全力以赴推動軌道交通建設項目。通過續建葵新—官湖、溪涌社區、水頭沙片區土地整備利益統籌項目,分別為城際軌道大鵬支線、軌道8號線三期、南澳旅游碼頭等市級重大交通建設項目提供用地保障,助力新區突破交通桎梏,實現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和互聯互通。
其次將深度謀劃世界級精品旅游項目。啟動大鵬所城綜合整治項目、南澳墟鎮試點和楊梅坑片區規劃研究等旅游項目,提升重點景區城市風貌和文化價值,填補新區國際化高端旅游產品空白,推動新區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向海圖強”的大鵬新區將力推面向海洋布局重大項目。通過收尾新大、水頭、科普特,續建金槍魚交易中心、國家深海科考中心、中石油深圳LNG等項目,分別為新大世界級旅游項目、海洋博物館、海洋大學等“向海而興”布局重大項目提供用地保障,推動新區參與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建設重大項目取得突破。
作為城市更新工作的業務主管部門,2021年,新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將繼續重點抓好產業空間整備項目。收尾壩光、新大、鵬城共3個片區土地整備工作,續建西涌、南隆、溪涌等3個片區招商地塊土地清理工作,為市區重大產業項目和全球招商大會項目落地提供空間保障。
與此同時,新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加大公共配套項目征拆力度。收尾完成第二十三高級中學、東部海堤三期、鵬壩路等市級征地拆遷考核任務,收尾南澳河、王母河等剩余5條河道綜合整治項目,完成續建坪西路、核龍線市政化改造,新建寶石西路、正龍路等共11條區級交通道路征地拆遷,為新區公共配套及基礎設施的完善創造條件。
力爭未來5年實現安置房滾動開發建設
“安居樂業”是群眾生活幸福感和獲得感的重要“風向標”,也是新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工作的“源動力”。
2021年,新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提前謀劃、研究、推進統建上樓、安置先行及公共配套設施建設等工作,從三條路徑加快項目實施,滿足群眾對住房的迫切需要。
一是成立專班推進統建上樓。制定《2021年度原村民統建重點項目推進計劃》,建立問題快速處理機制,落實統籌協調職責,完善考核督辦機制,分類推進新區12個重點統建項目,力爭3-5年內系統解決1035戶統建民生難點問題。
二是打造重點統建標桿項目。加快出臺原村民住宅統建工作“1+N”政策體系,通過提升建設標準,增加公共配套,使統建住房的整體性能和品質在成本可控范圍內進行有效提升,全力打造具有示范性的統建標桿。
三是大力推進安置先行工作。加快推進4個安置房項目前期工作,同時利用城市更新項目建設用地落實安置房源,力爭未來5年實現安置房滾動開發建設,到2023年籌集安置房2752套,到2025年籌集安置房9697套。
抓住“牛鼻子”,推動“城市更新+EOD開發模式”
農歷牛年上班第一天上午,大鵬新區召開科技創新人才工作座談會,謀劃推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新區科技創新重點工作。
創新,成了大鵬新區在庚子牛年的“高頻熱詞”。
對于土地整備工作,亦是如此。2021年,新區城市更新及土地整備局用創新思維破解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和政策性難題,切實把功能區建設好、把產業體系發展好、把生產生活生態兼顧好,推動新區開發建設再上新臺階。
首先積極探索“城市更新+”,再謀城市更新新思路。推動“城市更新+EOD開發模式”,推動更新項目融入周邊自然環境;推動“城市更新+教育強區+交通軌道建設”深度融合,助力新區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配套提升;推動“城市更新+文物村落保護+旅游景區”深度融合,將大鵬建設成既有濃厚歷史文化底蘊,又有鮮明旅游特征、活力多元的現代化城區。
其次,積極探索建立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融合發展新路徑。在政策目標、實施方式、利益規則、體制機制、實施路徑等方面,探索更新整備政策銜接和政策融合的方向和建議,實現更新整備的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為新區在“雙區”建設中提供高質量空間保障和制度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新區城市更新及土地整備局將緊抓發展的“牛鼻子”,積極探索破解制約和影響新區發展的瓶頸問題。研究破解核電站5公里和10公里規劃限制,提高區域經濟發展的平衡性和協同性;探索全區范圍統籌使用土地政策,全區統籌留用地,統籌解決重大整備項目用地需求;研究打通安置房、統建上樓、人才房的路徑,全區統籌使用安置房,解決拆遷安置房源不足的問題。四是構建“城市更新+征地拆遷+執法拆除”新機制。因征拆范圍常與更新范圍重疊,同時違建房屋清理難度高、歷史遺留問題多,充分發揮政策組合拳效應,探索以“整備+更新+執法”模式并聯式推進征拆工作,形成壓倒性態勢,加快房屋征拆和土地清理工作進度。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與此同時,也是大鵬新區建區十周年,大鵬新區從“創業十年”向“黃金十年”跨越。對于更新整備工作,是新的歷史機遇的重要節點。接下來,新區城市更新及土地整備局將鉚足“牛勁兒”,“犇”赴新征程,繼續勇擔“拓荒牛”,以奮進實干推動城市更新、土地整備、統建安置三駕馬車馬不停蹄、齊頭并進,努力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為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游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 源: 南方Plus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