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上市房企年報披露,各大上市房企在主營業務之外的“多元化”進程也引發關注。尤其在長租公寓方面,頭部房企長租公寓運營規模、收入仍在一個擴張期。
龍湖萬科領跑房間數
3月26日,龍湖集團發布業績報告顯示,租賃住房收入約為18.11億元,去年同期為11.75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冠寓已開業9.0萬間,規模行業領先,整體出租率為88.5%,其中開業超過六個月的項目出租率為93.3%。
此外,龍湖集團邵明曉還在業績會上表示,由于數字化模式的創新,2021年龍湖冠寓業務將迎來盈利,全年累計開業預計將達到11萬間,收入將提至25億元。
3月30日晚間,萬科A發布年度報告顯示,長租公寓業務方面,2020年實現收入25.4億元,同比增72.33%。截至報告期末,長租公寓18.44萬間,已開業項目的整體出租率超過95%。其中報告期內新開業3.3萬間。
此外,萬科還表示,北京成壽寺項目作為全國首個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開業前七天即滿租;深圳云城旗艦店作為行業單店體量最大的門店實現出租率99%。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萬科在營房間18.44萬間,收入為25.4億元;而龍湖在營房間9萬間,收入為18.11億元。兩者的門店數量及出租收入比,萬科仍存一定的差距。
收入要有一席之地
招商蛇口則在年報中披露稱,截至2020年末,長租公寓持續打造“壹棧”人才公寓、“壹間”精品公寓、“壹棠/CM+”服務式公寓等產品體系,合計布局全國17城,約2.8萬間。
此外招商蛇口還在年報中披露,公寓及住宅業務期內出入收入9.11億元,平均出租率78%。其中“壹間公寓”出租收入1.35億元,平均出租率73%。
世聯行則在近期發布的年報中披露稱,公司公寓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46億元,同比減少11.24%。在線運營公寓約3.6萬間(含委托)。
年報還披露稱,報告期末公司通過股權轉讓方式出售了中資產模式公寓業務。公司目前剩余公寓項目以輕資產模式為主,少數幾個酒店短租運營項目和自有產權物業項目。
工商物業(含世聯空間和小樣社區)運營依托“世聯空間”等品牌深耕部分區域市場,報告期內,運營項目數36個,運營面積47.19萬平方米,其中常熟小樣為國家級眾創空間,蘇州小樣(相城)被評為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示范基地項目。
此外,華潤置地、旭輝控股、中駿集團等并未在年報中具體披露租賃住房業務相關收入或在管房間數量。但依然能夠從相關報道中,摘得部分蛛絲馬跡。
旭輝領跑第二梯隊
旭輝控股此前則對外披露消息指出,從2016年涉足長租公寓領域,截至2020年12月31日,旭輝瓴寓已布局18座城市,已拓房源超74400間。“
華潤置地業績報告中披露,公司生態圈要素型業務期內實現收入154億元,該業務主要包括城市更新、承租、產業、康養、影業及教育等。
據相關報道顯示,3月26日,由華潤置地旗下長租公寓品牌“有巢”建設運營的上海首個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項目——有巢國際公寓社區泗涇店正式投入運營。
項目位于上海市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項目的唯一試點區、“G60科創走廊”的策源地松江區,提供1000余套精裝租賃公寓,自帶700㎡商業配套,配備7000余㎡組團綠地和多功能公共區域。租金在2000至4000元不等。
報道還顯示,華潤置地旗下長租公寓品牌自2018年發布品牌以來,已入駐全國15個城市,布局4.5萬余間優質房源。
據媒體報道,中駿集團表示,截至2020年底,方隅公寓總共管理了44個項目,開業房間5392間,總體量超過26000間,其中74%布局在一線和二線城市。
另外,公司助理總裁黃倫此前曾對外表示,后續公司還將布局20萬間長租公寓,屆時長租公寓資產規模將至600億元,租金規模將至100億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5月,遠洋集團公告稱,出售了北京邦舍置業有限公司100%股權, 以及北京椿萱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30%股權。將長租公寓業務及養老業務轉入“表外”。
中國指數研究院報告指出,在2021年,疫情對人民生活的影響會得到較好的控制,穩定了長租公寓的供需兩端。政策上,對長租市場的基調還是一邊維護市場秩序,一邊支持發展。疫情的穩定和政策的支持給了長租公寓市場穩定的大環境,但是市場還需在持續摸索中前行。相信隨著市場參與主體的逐漸多元化、產品的不斷更新迭代、經營方式的不斷變革,長租公寓未來將探索出一條合適的發展之路。中國網地產 莫莫/文
來 源: 中國網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