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寫著“燃”字的半年報,逆勢增長之外不乏亮點。
上周(8月27日),佳兆業披露2020年度中期業績,并同步舉辦線上年中業績會,佳兆業集團位于香港總部、深圳總部及上海三大城市的管理層出席了會議。
“舊改之王”佳兆業現在追求的是什么?可以看看佳兆業2020年中期業績的幾個數據。
穩健增長的銷售:2020年上半年,佳兆業集團合約銷售金額360億元,同比增長4%,大灣區是銷售的主力,銷售額占比近六成;
持續增長的收入和利潤: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11%,達223億元,毛利同比增長12%,核心凈利潤34.6億元,同比增長25.7%;
優質的土儲:截至上半年,總土地儲備約2680萬平方米,總貨值超5800億,其中大灣區占總土儲備面積的52%,貨值近4000億,深圳、廣州兩大核心城市占總土儲貨值約50%;
2.6萬億舊改貨值:舊改儲備項目占地面積達4200萬平方米,預計貨值約2.6萬億元,99%都位于大灣區,上半年已轉化5個舊改項目,可售面積70萬平方米,可售貨值近270億元。
這樣的成績顯然來之不易,俗話說慢工才能出細活,但如今佳兆業似乎已從速度中掌握好了平衡。綜合來看,這位“準千億選手”佳兆業,各項業績指標均處于近幾年來最好的狀態。
2017-2019年,佳兆業的合約銷售金額分別為447.14億元、700.59億元和881.2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40.38%。
剛剛過去的7月份,實現合約銷售金額約95.35億元,同比增長約78.3%,2020年前7個月,佳兆累計實現簽約銷售金額約455.67億元,同比增長約13.8%,累計簽約銷售建筑面積約268.0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約14.8%。
業績會上,佳兆業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麥帆表示,“千億目標不會下調。我們有堅定的決心和信心,完成全年1000億元以上的銷售目標。”
根據數據,佳兆業下半年整體可售資源約1200億元,可售面積約660萬平方米,保持六成左右的正常去化即可達成千億目標。
持續走在快速增長軌道上的佳兆業,來到了第三個十年的開局之年,接下來全力沖擊千億戰場的號角已吹響。
舊改儲備進入收獲期,
今年轉化貨值達到歷年最高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對于房企來說,土地儲備先行,是為下一個增長周期鋪路。
上半年,佳兆業集通過招拍掛、收并購、舊改等渠道補充土儲,共獲得23個項目,新增土儲權益建筑面積超281萬平方米,按拿地權益建筑面積劃分,新增土儲大灣區占比74%。
截至上半年,佳兆業的總土地儲備達到了驚人的2680萬平方米,總貨值超5800億,其中,78%的土儲面積位于一線及重點二線城市。
(佳兆業土儲分布)
大灣區作為佳兆業多年來深耕布局的重要區域,灣區土儲占到了總土儲備面積的52%,貨值近4000億,其中深圳、廣州兩大核心城市占總土儲貨值約50%。
優良的土地儲備,成為了佳兆業保持業績穩健增長的信心所在。
而半年報中透露出更關鍵的一點信息是,“舊改之王”佳兆業的舊改儲備正式進入收獲期,讓佳兆業在上半年實現了非常亮眼的一次突圍和超車。
佳兆業首次在其財報中體現,2020年上半年合約銷售金額的360億元,舊改項目貢獻銷售超三分之一,成為業績增長的一大亮點。
早在去年3月的2018年度業績會上,佳兆業董事會主席的郭英成已多次提及道——“舊改”是佳兆業最強的競爭力之一。
事實證明,舊改,不一定是一門快生意,但一定可以是一門好生意。
來自“舊改之王”半年報的另一個亮眼數據是,即便是在房價領漲全國的深圳,佳兆業的舊改土地成本也就約1.4萬元/平方米,企業未來的利潤空間是非常可觀的。同時,在舊改儲備方面,佳兆業在深圳的舊改占地面積就占比27%,共有112個項目。
不僅是布局時間早,從而獲得了更低成本的土地,佳兆業如今在舊改領域,也擁有比他人更專業的城市更新改造實力。
今年全年,佳兆業預計轉化10個舊改項目,可售面積達到160萬平方米,貨值達到740億,均為歷年來最高。具體到下半年,佳兆業仍有5個深圳的舊改項目將實現供地,這也將成為佳兆業下半年乃至全年利潤增長一個穩定而有利的保障。
業績會現場,麥帆回答記者提問時也透露:“我們專業的城市更新團隊800多人,轉換能力以及服務意識都非常到位,今天上半年轉化五個,下半年轉化五個,明年第一季度還有三十個要完成轉化。”
凈負債率五連降,
穩健是管理層最重要目標
增土儲、降負債,佳兆業上半年兩不誤。
自2016年到2020年上半年,佳兆業的凈負債率實現了從308%到130%的五連降。2019年,佳兆業凈負債率為144%,較2018年年底下降92個百分點,超預期完成全年降負債目標,而今年上半年,較2019年末則又下降了14個百分點。
要知道,佳兆業的該項指標,2017年底是300%,2018年底是236%。
佳兆業集團首席財務官兼高級副總裁吳建新表示:“合理控制負債、優化債務結構、提升利潤率,保持發展與債務之間的動態財務平衡一直是我們重要的工作方向。我們將會密切監控公司凈負債率、資產負債率、現金短債比等核心財務指標的變動,持續優化債務結構。未來,集團將進一步提質增效,強化前瞻性風險防范能力、精細化財務管控能力、創新性發展牽引能力,有力保障全集團業績健康、穩定以及高質量的增長。”
在今年3月份的年報業績會現場,佳兆業董事會主席郭英成提到,下一階段佳兆業的降負債想向行業平均水平看齊,“今年我們定了目標,往120%或者120%以下努力,嚴格控制負債一直是佳兆業努力的方向。”
到了8月27日的中期業績會上,佳兆業管理層再次表示,“2020年全年,我們的凈負債率計劃降到120%,這個目標跟之前沒有改變。一方面我們會通過加強銷售回款率,以及降低營銷成本,盡量提升利潤,以降低現有的有息負債;另一方面,在適當時候回購債務,以長債換短債,同時拓展境外融資渠道,除發美元債外,還會與基金合作以及申請銀行貸款。”
2020年,對于企業而言,疫情影響下的大環境已發生變化,防守與進攻同樣重要。
降負債之外,現金為王。
截至2019年末,佳兆業的現金及存款總額達369.8億元,同比大增61.3%。而截至今年6月30日,佳兆業持有的貨幣現金達到了40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5%,其現金短債比也從上年末的1.1倍提升至1.2倍。
換句話說,現金流寬裕安全,償債能力持續增強,債務風險可控。
現如今,無論是對佳兆業亦或是對郭英成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那伸手可得的“千億目標”。
佳兆業董事會主席郭英成在中報業績會上說道:“一個企業是有目標,但一個企業最重要的,還是可持續發展和穩健,這才是最重要的。千億目標不是我們的目標,從三年前講到現在已經三年過去了,發展過程當中,我們一直堅持的是穩健、穩重,也非常榮幸有大灣區、深圳特區環境支持佳兆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千億道路的下半程
沒有任何人事物可以脫離時代的敘事,佳兆業也不例外。
2020年,是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也是起步于深圳的佳兆業集團成立第21年。21歲,有的公司已經陷入中年危機,有的企業仍能像少年一樣飛速奔跑。
確切地說,就在中期業績披露前的那一個月,屬于佳兆業的高光時刻并不少。
8月31日,佳兆業集團登上“2020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榜TOP100”第23位,憑借在城市更新領域的領先優勢,獲得“2020中國城市更新標桿企業”殊榮。
8月12日,海南博鰲房地產論壇上,佳兆業斬獲“2020中國年度影響力地產企業TOP30”、“2020中國年度影響力雇主”、“2020中國年度投資價值地產企業TOP30”等三項大獎。
8月19日,佳兆業集團獲評“2020中國房企綜合實力TOP22”、“2020中國房企品牌價值TOP14”、“2020中國房地產企業雇主品牌十五強”、“2020中國房地產企業城市更新領域十強”。
8月24日,“中國經濟特區40年房地產成就榜”頒獎盛典上,佳兆業獲評“深圳特區40年城市運營貢獻獎”。
8月26日,深圳特區40周年“最受尊敬40家上市公司及人物”評選,佳兆業集團榮列“最受尊敬40家上市公司”,佳兆業董事局主席郭英成獲評“最受尊敬40位企業家”。
對此,郭英成也在中期業績會上做出回應:“佳兆業是在深圳本土成長的企業,未來還要繼續為深圳的發展加大投入,特別是在公共領域,在城市運營包括在教育醫療等領域,為深圳特區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1999年源于深圳,2020年重倉灣區。
在特區迎來40歲生日的第二天,佳兆業交上了上半年的高分答卷。緊接著,8月30日,“大佳之作·致遠灣區”——2020佳兆業粵港澳大灣區新品發布盛典在深圳落幕,佳兆業現場發布了地產品牌主張“品質為生活佳分”,并面向全球集中推出2020年16大全新“佳作”。
而作為給深圳40的獻禮,加上在售的項目,今年佳兆業在深圳將帶來“一城十作”,為深圳市民推出了十個不同類型、不同形態的多元化產品。
業內評論:只有常年的不懈堅持,才能看起來舉重若輕,佳兆業的品牌價值,以及通往千億的下半程,亦是如此。
來 源:地產壹線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