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上旬,仲量聯行針對150家來自不同行業的在華跨國企業開展了疫情影響下企業不動產策略的調研,旨在了解跨國企業在中國的辦公租賃、空間策略以及設施管理等維度的需求與展望。此次調研分析運用K均值聚類算法,從不動產決策的五個核心維度對受訪企業的調研結果進行了量化和分類,精準識別出具有未來導向型特征的企業。
報告亮點搶先看:多數在華跨國企業的不動產計劃未因疫情而受到顯著影響;生命科學行業受影響程度最小;混合辦公趨勢漸起,但實體辦公空間仍然具備重要作用;企業在制定不動產選址策略時,除了考慮成本、通勤等傳統因素外,也加大了對包括ESG、公司品牌、人才保留,BCP(業務持續性計劃)等支持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因素考量;26%的企業在辦公選址策略、辦公空間規劃、設施管理、數字化策略以及人性化體驗五大維度展現出未來導向型特征。
多數在華跨國企業的不動產計劃未因疫情而受到顯著影響
在受訪的在華跨國企業中,77%的受訪企業表示其租賃計劃未受到本輪疫情影響;19%將視疫情發展重新評估其租賃計劃;僅有4%完全取消了原有的擴張或升級計劃。
分行業來看,生命科學行業的不動產策略受影響程度最小。該行業內94%的企業表示原先計劃未受影響或待防控措施放寬后將繼續推進原計劃;受訪企業中沒有一家取消原定計劃。專業服務業與金融服務業保持韌性,其中84%的專業服務企業和67%的金融服務企業表示原先計劃未受影響或待防控措施放寬后繼續。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在華跨國企業將接受并采用更高比例的居家、遠程辦公模式。
仲量聯行上海商業地產部資深董事王岳表示:“盡管混合辦公趨勢漸起,但實體辦公空間的地位仍無法撼動。經歷此次疫情,大多數企業感受到實體辦公空間價值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其優勢體現在提高組織和個人的生產力、促進跨部門協作和創新、為員工提供社交空間等方面。”
未來導向型企業不動產策略前瞻性思考
本次調研我們基于辦公選址策略、辦公空間規劃、設施管理、數字化策略以及人性化體驗五大維度,深入解讀在華跨國企業如何通過制定、優化企業不動產策略,實現短期內有效應對疫情的影響、中長期服務于企業在華發展的目標。
與三年前相比,目前企業在制定不動產選址策略時,除了關注傳統型因素(如租賃成本、交通可及性等)之外,還加大了對包括“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公司品牌、人才保留、BCP(業務持續性計劃)”等戰略型因素的考量。
仲量聯行中國區研究部總監姚耀表示:“26%的受訪企業表現出未來導向型的特征,他們更關注戰略選址因素,以期通過企業的辦公選址,來助力長期戰略目標的實現。”
仲量聯行中國區智動辦公業務開發總監尹松嬌表示:“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仍有51%的未來導向型企業表示有意增加設施管理方面投資。按照行業劃分來看,醫藥及生命科學行業及金融服務業提高投資的意愿更高;按承租面積來看,承租5,000平方米以上的企業增加意愿更高。”
*受訪企業背景:本次調研起止時間為2022年6月1日至6月18日,約150家來自不同行業的在華跨國企業完成本次問卷。受訪企業所在行業包括金融服務、專業服務、零售以及科技互聯網等。受訪企業總部所在地主要位于美國及歐洲,企業占比分別達到34%和25%;59%的受訪企業總部辦公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超過1/3的受訪企業在華員工總數量大于1000人。
來源:仲量聯行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