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永騰北路與豐德中路的交匯處,面向西北有一塊四方地,在老北區人的記憶里,這里曾是一家鋼結構廠。它規模不大,但卻在華北地區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隨著科學城北區存量空間升級改造和定制化供給,打造以新興產業為支撐的新型城市形態樣板,鋼構廠逐漸退出鋼結構的舞臺。如今,這里有了新的名字——貝倫產業園,未來將成為海淀引進高新技術產業的又一定點園區。
從鋼構廠到產業園兩年完成“蝶變”
1998年9月,北京海國鋼結構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是一家集鋼結構制作、安裝為一體的公司,先后承接了海淀展覽館、海淀婦產醫院改造、海淀體育館、稻香湖會議中心、香山茶社等工程。2002年4月,基于“走向世界”“加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的公司戰略規劃,合資成立貝倫鋼結構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先后承接了長春一汽廠房、福耀玻璃(福清)廠房、地鐵四號線馬家堡、燕京汽車廠房、皇苑酒店改造、海淀公園等工程,成為華北地區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鋼結構制造企業。
2010年,由于海國投公司戰略調整,貝倫公司成為國投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并退出鋼結構的舞臺。2016年2月,貝倫產業園項目破土動工。歷時755天,貝倫產業園項目于2018年12月完工。新建成的園區總占地面積28702.4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7695.46平方米,其中地上36300.12平方米。
新定位再出發開園半年簽約率達65%
在中關村科學城“一軸一廊一帶、一極多組團多節點”的空間結構中,貝倫產業園位于永豐組團。按照前期城市功能定位和產業定位,貝倫產業園以引進高新技術企業為重點,可根據企業共性需求定制空間資源。
去年年底,貝倫產業園在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的引導和海國投的積極配合下,經過專項推薦、定向招商,成功引入生命醫藥領域項目。“百放英庫醫藥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主旨是創建一個面向全球的新一代原創新藥與轉化平臺。”百放英庫創始人兼CEO單倍告訴記者,海淀區擁有眾多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有非常明顯的人才優勢。貝倫產業園坐落在具有發展潛力的北部地區,為百放英庫連接中國和全球的頂尖教授、醫生和科學家,引進、篩選、和孵化一批國際化原創性項目,不斷產出一批高質量原始創新成果,轉化落地提供了平臺。
在百放英庫簽約后不久,又一高新技術企業——聯影科技來貝倫產業園考察。聯影科技CEO周翔說:“一直在選址考察,因為公司從事生物醫藥器械研發,包括建設生物醫藥實驗室,一般實驗設備要求都是4米以上的空間,尤其是超細實驗室、無菌實驗室,要求層高必須滿足5.4米,一般辦公樓、寫字樓達不到這樣的一個標準。”
將鋼構廠的遺存變成獨特的空間優勢,在設計之初考慮到實驗設備使用空間要求,除1層層高4.5米外,2、3、4層高6.4米。在得知貝倫產業園滿足研發要求后,聯影集團立即決定將北京聯影研究院、聯影智能北京公司、聯影智慧北京公司三家子公司落地貝倫產業園,開展醫療領域人工智能技術與產品的研發。
據悉,貝倫產業園現有18棟辦公樓,先后迎來了百放英庫、聯影科技、清華沐康、納恩博等企業項目簽約入駐,簽約租售率達65%。
開放式園區完善配套輻射周邊
北有翠湖濕地公園供園區企業員工休閑放松,南有北清路兩側商業配套,但基于便利考慮,貝倫產業園為仍為園區企業建設了2000平方米的員工餐廳,占據園區近8%的面積。除固定用餐環境外,初期園區打算引入如24小時便利店、咖啡廳、輕食餐廳、復印辦公等商鋪滿足員工的基本要求。在服務園區主體的同時,建成后的貝倫產業園定位為開放式園區,相關商業配套設施還將輻射涵蓋周邊社區。
為了營造出良好的辦公空間環境,貝倫產業園綠化面積達30%,L型的聯通車庫規劃出269個停車位。方便員工日常通勤,園區采取人車分流式管理,南門旁邊還將修建一個非機動車停車場。據悉,園區目前還在招商引資階段,依照可定制空間資源要求,會根據企業共性需求完善空間功能,不排除未來會引入共享實驗室、共享辦公等項目。
針對充分挖掘北部產業空間潛在經濟價值,實現對有限空間資源的精準高效利用問題,中關村科學城產業空間管理處處長杜嘉寧表示,中關村科學城還將針對存量產業空間升級改造項目,深入研究出臺專項鼓勵措施并積極爭取市級層面支持政策,同時,強化對中關村科學城北區落地項目的準入退出管控,研究匹配更加靈活、多樣的產業空間供給政策,有效控制用地成本,為重大高精尖產業項目落地,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空間和產業配套保障。
來源:北京海淀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