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開年以來,在一系列重大產業政策和樓宇更新政策的推動下,上海寫字樓市場正迎來新一輪變革與機遇的浪潮。伴隨著多重頂層政策“組合拳”的強力驅動,“煥新”成為上海寫字樓市場的重要關鍵詞。
2024年12月6日,上海市政府辦公廳正式出臺《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行動方案(2025—2027年)》,為市場注入澎湃動力:
目標清晰,規模可觀
明確到2027年,將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領域培育10家左右國際競爭力上市公司,落地代表性并購案例,達成約3000億元并購交易規模,激活超2萬億元總資產,并集聚3~5家具影響力的專業并購基金管理人。
賦能傳統,加速升級
鼓勵包括金融、物流在內的現代服務業、專業服務業等傳統行業上市公司,開展同行業、上下游并購和吸收合并,合理提升產業集中度。圍繞產業升級、尋求第二增長曲線開展跨行業并購,注入優質資產,提升投資價值。圍繞加快新興產業前瞻布局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開展高質量并購。
企業對優化資產結構、提升行業地位、尋求新增長點的戰略需求激增,勢必將轉化為對高品質、標志性、能匹配企業新形象與拓展需求的核心寫字樓的強大租賃與購置意愿。龍頭企業、鏈主企業的集聚效應將在核心商務區加速顯現。
2024年《上海市推進商務樓宇更新提升的行動方案(2024—2027)》的發布,為存量市場的高質量發展繪制了清晰的路徑圖:
確立標準,分層分級
首次構建全市統一的商務樓宇綜合評價體系,將樓宇從高到低劃分為超甲級、甲級、乙級、丙級四大等級(指標涵蓋區域條件、建筑情況、商務服務、社會貢獻與經濟效益)。
核心供給趨緊,高端需求外溢
據戴德梁行研究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上海核心商務區甲級寫字樓新增供應量正逐年顯著遞減。與此同時,高達65% 的企業在置換辦公物業時,將目光鎖定于更高端、更具標識性的樓宇。
在政策引導與產業升級的雙輪驅動下,上海寫字樓市場正迎來歷史性轉折——從追求“增量擴張”加速邁入關注“存量價值維穩與提升”的新階段。尤其對于超甲級寫字樓而言,其稀缺的地理位置、卓越的建筑品質、無可比擬的服務配套及強大的品牌吸附力,使其成為頂尖企業吸引并保留核心人才、提升公司形象的必爭之地,資產稀缺性進一步凸顯,投資價值持續走強。
立足上述市場背景,坐擁上海內環內核心地段的城市地標綜合體——吉匯大廈,其價值不言而喻:
項目為地上29層,地下2層的獨棟辦公,地上總建筑面積為70,041平方米,包含4,737平米的商業及65,304平米的辦公。
獨特建筑設計,打造四川北路地標
國際建筑大師隈研吾大師親自操刀設計,為其在上海首個大型建筑作品。獲LEED金質認證,打造綠色認證辦公空間。高層空間直眺陸家嘴三件套,吸引如中遠海運、中國移動、太平洋保險等眾多世界五百強企業入駐。
核心地理位置及豐富交通路網
10號線四川北路站步行約200米,4號線/19號線(在建)海倫路站直線距離650米。
坐落于雙向7車道主干道吳淞路,開車1分鐘進入外灘隧道,快速直連浦西市中心。
商務與生活功能結合,滿足多元需求
向北步行150米到達四川北路公園,向東步行200米到達上海第一人民醫院,向西進入商業街區,充分滿足工作/休閑的多元需求。
靈活租賃
租賃面積靈活切割,為各類租戶提供合適的落腳處。
2025年,在上海產業深度革新與樓宇煥新計劃的雙重賦能下,核心區域的頂級寫字樓資產價值正在經歷重塑與躍升。從“增量時代”步入“存量維穩時代”,超甲級資產的稀缺屬性與長期價值更受投資者與使用者青睞。投資者與租戶決策需以前瞻眼光,聚焦具備核心地段、卓越品質及專業運營賦能的稀缺型戰略資產,以把握這一輪市場“煥新”所帶來的歷史性機遇。
來 源:戴德梁行資本市場
編 輯:liuy